4.岗位需求增加 我国高教护理 教育 起步较慢,故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文凭较低。现如今对护理员的需求愈来愈高,不但有娴熟的技术水平,还要有充实的理论水准。护理人员在结束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运用业余生活参加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已感身心疲惫的护理员,会感到压力更大,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个人因素
1 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减弱或缓冲精神压力,护理人员的付出常不被明白,较难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员精神压力加重。
2 家庭因素 夫妻关系、儿女问题、长辈赡养、经济问题等也给一部分护理员造成精神压力,当角色转换不同时,也会产生精神压力,且护理员多为女性,女性身体就有高焦虑倾向。
三.精神压力产生的后果
压力是机体对环境的各种不同刺激所造成的反应,适量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然而,当机体面临激烈竞争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身体疲劳、体力透支、头痛、失眠、焦虑等,轻者影响护患关系,重者导致护患冲突,极大程度地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四.疏导措施
1.疏导小组每个月组织一次护理座谈会。听取护理人员的 心理感受,获取详细信息,评估,研究造成护理员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原因,从护理员提出的主要问题着手,相互讨论,启示和诱导护理员思索,领悟。协助其认识“负性心理”形成的实质及个性根源,“解放自我”,即走出“压力”思维到正常思维,深刻认识自我,彻底消除“负性心理”。
2.确保健康的心情愉悦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首先协助每位护理员明确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从自身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做到坦诚、豁达。
3.适时地宣泄消极情绪。合理地控制和释放压力,当精神压力产生时,鼓励护理员采取休假、户外活动、娱乐等形式回避和释放压力。听音乐及浏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轻松愉快的节目,也可使情绪得到松弛和宣泄。同时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机体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