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有许多养老机构很有可能将失智老年人拒之门外,但本地还是有较少养老机构敢接这个“烫手山芋”,也打造了专门针对失智老年人的养老院。坐落朝阳区的劲松老年家园就是北京成立较早的一家专门针对老年痴呆症的养老机构,五十九张床位在开办半年的时候就已全都住满了。
朝阳区东坝周边的长友养老院二层,这儿有一幢刚刚投入试运行的认知症照料中心,这是现阶段本地占地面积较大的专业失智养老机构。
“每个楼层都是环形的,有的认知症障碍老年人会四处乱走,这个结构正好让他们一圈一圈走,不会走进死胡同,不会觉得自己走丢。”
一层是餐厅和办公区域,二层和三层是失智老年人的生活区域,让小编惊讶的是,六千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竟然只设置了122张床位,人均生活空间在五十平米左右。外圈是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内圈全都是活动空间。龚程解释,失智老年人非常需要宽敞的空间,假如活动空间太小,他们会产生焦虑、徘徊和恐惧感。
房间以单人间和两人间为主,每九至十二个老年人就会用組成一个团体,每个团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有餐厅、活动区、公共浴室、护理站等公共区域。用“小组团大家庭”的理念将老人们組成小组,由护理员和康复师带领共同生活,目的是为了让失智老人们融合在一起,不让他们有被封闭、被隔离的感觉。
每一位老年人床头墙壁的颜色、门口玻璃的花色都各不相同,能够幫助老年人分辨自己的房间和生活的团体;屋子里的卫生间是彻底开放的,因为失智老年人想上厕所的时候,较好的办法就是直观地看到马桶,否则他们会忘记。此外,照料中心还选用了电子围栏、动作捕捉等智能手段保障老年人安全。
“失智老年人丧失了近期记忆,但是他们对远期的记忆保留了许多,这些老物件能够幫助他们触碰那些记忆。”平常,专业康复理疗师还会借助乐器、玩具等康复手段,带领团体内的老年人一起进行康复训练。
“一个家庭假如有一位失智老年人,基本上有多少人就得用多少人,照护负担非常的大。”也打造失智养老院的目的,也是家属从繁重的照护中解脱出来。
现阶段社會和行业对失智老年人的照护存在一定误区,觉得吃药是应对失智老年人比较好的办法,但实际上空间环境的营造、人性化的服务会让这些老年人延缓病情的进展,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体面,长友养老院希望在这个领域做出尝试,提供一种全新的失智照护模式。
打造养老机构的成本很高,也有经营上的压力,“但养老从来不能当作生意来做。”失智老年人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虽说现阶段的经营压力很大,但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