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差异化”沟通交流
老年人来自四面八方,岁数的差异、文化程度的不一样,要求我们每名养老护理员在沟通交流中要对老年人有所了解,才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方法,把握住契机和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
5.有效的提问
择机提出开放结尾式问题:养老护理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可选用此方式,可诱导老年人讲出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感受,回答范围广泛,使老年人宣泄内心真实情感,达到心理的平衡。
6.耐心关怀
在进行护理前,养老护理员需要消除老年人的紧张恐惧感。实际操作中,要不断地询问和关注老年人的感觉和要求。如“您认为这种感觉如何?”等,以增加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假如老年人因疼痛烦躁不安,养老护理员应耐心解释、劝慰和疏导。
7.肢体语言
养老护理员与老年人除了依靠语言性沟通交流外,还要善于用敏锐的观察和非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老年人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非语言性沟通交流,体现在养老护理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和一些举止上,这些往往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面部的表情和眼睛的运动,能够表达出喜怒哀乐。目光是眼睛的语言、心灵的窗户,为老年人送去亲切自然的目光,可让老年人感到舒适、轻松,双眼应平视老年人的两眼到嘴之间,对视时间约占时间的50%~70%,这样老年人可觉得被重视。
握手、轻拍背等动作,可让老年人感到养老护理员对他的关怀,减轻孤独感,轻轻的一个拍背动作,可给予力量的支持,此法应根据老年人的性别、岁数、社会文化因素不一样因人而异,不然会有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
8.舒心的环境
营造舒心环境,实现环境养生。养老环境的好坏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要尽一切力量改善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尽量地创设高水平的养老环境。此外,还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防自护能力,实现环境的功效。
沟通交流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天赋。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学习锻炼的。需要养老护理员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沟通交流的时代,学习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何尝不是在增加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忠诚度呢?